一期一会の約束


你是個念舊的人嗎?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時代,我看過不少人自詡喜新厭舊,從時尚汰換的速度到流行風向的改變,每天都有讓人追捧讓人動心的最新事物層出不窮。

當我們身邊的人們——當然是以網路的角度而言,這個年代誰還會真正以物理性的周身變化作為考量基準? ——開始集體投入一個共同的話題時,俯拾皆是的覆蓋性會讓你不得不去正視該事件,去深究了解更多。

然後,是否同樣也加入這龐大的陣容,則視一個人的各種面向與因素。

天生反骨的我往往對於那些如火如荼正在「遊街示眾」的行為很是抗拒:越是呼籲集體更換頭像來表達某種不滿我越不想這麼做;越多人瘋狂推薦的短片我越不想看;越是驚呼有多好吃的餐廳我越不屑一顧。

(好我必須承認這樣的個性會讓我錯失不少有用的資訊,以及無法加入討論話題的落單感。)


唯有關於一個旅地的美好與其嘆為觀止的景緻,我是立即化身成最忠實的粉絲與最熱衷的讀者,不發一絲牢騷把無論是推薦文、廣告文或是吐槽文讀到底——我必須再度承認,我可能還是會在文末忍不住OS個幾句:真的有這麼值得一訪?

從小就接觸日本文化的我,對於在長大過程中漸漸認識的其他世界觀,或是後來順應時勢蓬勃發揚起來的其他現象(沒錯,我指的就是韓流),總是抱持著一種且近且遠的觀望態度。

我想要試圖理解這些美麗國家的面貌、從書中築構起來的幻想輪廓,或是拼命在夢裡也想要前往的目的地,但相較於那一座東瀛大國的繽紛炫彩,即使是我非常嚮往的歐洲,也被我排到了它之後。

經過多年考驗而其地位依舊毫無動搖,我只能試著這麼解釋:或許我是個非常念舊的人。

念舊之於某種鑲嵌在人生回憶裡的情結


小學時姑姑住在日本,媽媽會為了訓練我的寫作能力而要求我寫信給她,然後在多年往返的信函中,我初次見識了這個國家的粗略文化,加上那時最興奮的莫過於姑姑常常寄回來的各種日本小零食小玩意兒,那是在那個甘榜出生的我所看過最美好的事物。

在我印象中,日本的包裝總是那麼精巧,那麼漂亮得捨不得打開。


漸漸長大,日本漫畫成了陪伴我度過少年時光的最佳夥伴。和所有在那個時代長大的七年級生一樣,沒有網路和遊戲機,我就到書局去一本漫畫接一本地買,每天存下來的零用錢幾乎都花在如今整面牆的書櫃裡。

而從漫畫中,我更是深切地體驗了各種日本文化的相貌,語言、禮俗、服裝、城市、飲食……無一不讓我更加深對這個國家的渴望,渴望身歷其境地去用自己的雙眼雙耳感受這麼多年來只出現在書扉中的一切。

接著邁入高中,「哈日」現象攀上巔峰,各種流行影音作品入侵整個亞洲,日劇、流行歌曲、電影還有電玩成了多少青春期男女的心靈慰療。我一頭栽進​​了這個花花世界,用我的成長歲月滋養了這些如今根植於心底的夢之花。


人家說一個人在十八歲以前的成長,是型塑個性基礎的關鍵時期。我的成長幾乎淫浸在濃濃的東瀛文化里,即使後來的韓流百花齊放(歐美是直到我接觸了更多的翻譯文學才開展的另一扉頁),我仍對心中的那個夢土念念不忘。

所以,我想去日本,我想去履行自己多年來收藏在心底深處的約定。於我而言,去日本早已超越了「旅行」的基本定義(儘管行為上仍舊會像個死觀光客),我要去和從小陪我走過多少奇幻旅程的國度打招呼,像是見見這位久違了的老朋友。

那麼陌生,卻又那麼熟悉。

~あゆ說:「你的心願,唯有你自己最清楚。」~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